星銀醫(yī)藥遠赴河南開展紅色文化學習之旅

“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fā)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
夢想鑄鐵骨,壯志撼山岳。在偉大的紅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根據(jù)董事長指示,星銀工會于4月13日和4月20日組織總部員工分兩批遠赴河南,開展主題為“傳承紅旗渠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紅色文化學習之旅。集團領導、公司高管、黨員干部和積極分子共65人參加。
紅旗渠精神放光芒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在紅旗渠紀念館,星銀人隨著講解員的娓娓道來,一起穿越到上世紀60年代,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河南林縣十萬人民,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絕壁穿石,挖渠千里,歷時十年,從山西省平順縣將漳河水引向林州大地。從此,紅旗渠就像一條藍色飄帶蜿蜒在太行山間,成為林縣人民的生命之渠。
追憶修渠歷程,感悟精神偉力。十年的智慧與艱辛,林縣人民用血汗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深刻詮釋了“實干興邦”的箴言。時至今日,紅旗渠水波蕩漾,青年洞黨旗高懸,是紀念,更是激勵,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征程中續(xù)航夢想,書寫傳奇。
萬仙山上郭亮村
告別紅旗渠,本次星銀醫(yī)藥紅色文化學習之旅來到河南輝縣,參觀位于太行深處萬仙山上的郭亮村。村子依山而建,坐落于千仞壁立的懸崖之上,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于世,被譽為“太行明珠”。
郭亮村因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首領——郭亮而得名,后因1972年,為了讓村民們能走下山,郭亮的后人帶領13位村民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雙手,歷時五年,在絕壁上一錘一錘鑿出全長1300米的石洞,稱為“郭亮洞”。這條絕壁長廊也被稱為“世界第九奇跡”。
走在絕壁長廊之間,透過“郭亮洞”的洞口,能俯瞰到山谷下的天池和叢山峻嶺間的美景,風光無限,美不勝收。穿過長廊,就到了郭亮村,青磚鋪路,石頭建房,早春時節(jié),路旁櫻花盛放。如今的郭亮村,沒有了戰(zhàn)亂,擺脫了貧窮,是一個古樸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村子,是靠著村民們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精神,改變了命運,開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
千年古城文化興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此次河南之旅,星銀醫(yī)藥一行人還相繼抵達了洛陽、開封、登封,看千年古都繁華盛景,悟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在開封包公祠,我們了解了一生清廉、執(zhí)法公正、為民請命的包青天;在清明上河園,我們看到了以著名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的園林,學習了北宋時期的市井文化、民俗風情;在嵩山少林寺,我們走進了“天下第一名剎”,欣賞了傳承千年的少林功夫;在牡丹園,我們觀賞了國色天香、花色奇絕的洛陽牡丹。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盛唐,千年古城,萬象榮光。
賞山河之美、尋文明之源,走懸崖絕壁,探人間奇跡。此次河南紅色文化學習之旅啟智潤心,砥礪初心。我們要把自強不息的紅旗渠精神和不畏艱險的太行精神深植到各項工作中、傳承到企業(yè)發(fā)展中,以不認命、不服輸?shù)挠⑿蹥飧?,扎實推進星銀醫(yī)藥“2540”偉大工程;用奮斗之志和創(chuàng)新之力,努力踐行“興藥為民”的企業(yè)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做出一代人的貢獻,創(chuàng)造一個企業(yè)的輝煌!
